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(CBoT) 玉米期货周五触及逾两周低点,因市场对全球需求疲软和美国收成预期较好感到担忧。
主要因素
- 全球需求放缓:全球经济疲软已经对玉米需求造成压力,尤其是来自中国和欧盟的玉米需求。
- 美国收成预期改善:美国农业部 (USDA) 预计,2023 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增加 4.6%,达到创纪录的 153 亿蒲式耳。
- 强势美元:美元走强令美国玉米对其他国家变得更加昂贵,降低了其出口竞争力。
- 天气有利:有利的天气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,为丰收创造了条件。
市场反应
CBoT 12 月玉米期货暴跌 5.7%,至每蒲式耳 6.64 美元,为 10 月 12 日以来的最低点。近期玉米期货价格受到多因素影响而大幅下跌:
- 10 月通胀报告显示,食品通胀正在放缓,表明消费者对玉米等主食的需求正在减弱。
- 乌克兰基础设施遭到俄罗斯轰炸,这引发了市场对乌克兰玉米出口中断的担忧。
- 阿根廷天气条件恶化,这可能会损害阿根廷玉米产量,但由于全球玉米库存充足,其影响有限。
未来展望
玉米期货价格短期内可能保持疲软,因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。
- 全球经济前景:经济增长放缓将继续抑制玉米需求。
- 美国收成:丰收的美国玉米将为买家提供充足的供应,从而限制价格上涨。
- 乌克兰冲突:如果不发生重大升级,对乌克兰玉米出口的担忧可能有限。
以下因素可能会为玉米期货价格提供一些支撑:
- 天气: 极端天气条件可能会损害玉米产量,超出 USDA 预期。
- 中国需求改善:中国对玉米的需求可能会随着其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而复苏。
- 替代饲料成本上涨:大豆或小麦等替代饲料成本上涨可能会增加对玉米的需求。
对玉米市场的长期影响
长期来看,玉米市场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:
- 全球人口增长:预计全球人口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,从而增加对粮食(包括玉米)的需求。
- 气候变化:极端天气条件的频率和 شدت可能会影响玉米产量,造成价格波动。
- 生物燃料需求:对乙醇等生物燃料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对玉米的需求。
- 贸易政策: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玉米的进出口价格。
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会继续波动,但随着全球需求和供应动态的变化,长期前景依然乐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