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期货新手来说,支撑位和压力位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。支撑位是指价格下跌时,出现反弹或盘整的价位,而压力位则是价格上涨时,出现反弹或盘整的价位。找准支撑位和压力位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行情趋势,制定交易策略。
寻找支撑位和压力位的方法
1. 前期高低点
前期的高点或低点,往往会成为后期的支撑位或压力位。例如,某标的物的前期高点为100元,那么当价格再次上涨接近100元时,就有可能遇到压力位,从而形成反弹。
2. 均线
均线是指将一定时间内的收盘价平均后的值,常用的有5日、10日、30日均线等。当价格触及均线时,往往会形成支撑位或压力位。例如,某标的物的5日均线为95元,那么当价格下跌接近95元时,就有可能遇到支撑位,从而形成反弹。
3. 成交量
成交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成交的合约数量。当价格触及某个价位时,成交量明显放大,往往会形成支撑位或压力位。例如,某标的物在90元附近出现成交量放大,那么90元就有可能是一个支撑位。
4. 技术指标
常用的技术指标包括布林线、MACD、KDJ等。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价格趋势,从而找出支撑位和压力位。例如,当布林线中轨向下倾斜,且KDJ指标出现死叉时,往往会形成压力位。
5. 斐波纳契数列
斐波纳契数列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数列,0.382、0.5、0.618等比率经常出现在金融市场中。这些比率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支撑位和压力位。例如,从近期的高点到低点,按照0.382、0.5、0.618计算,如果价格回抽到0.618处,就有可能形成支撑位。
举例说明
某标的物近期走势如下:
高点:100元
低点:90元
5日均线:95元
10日均线:93元
根据以上信息,我们可以初步找出以下支撑位和压力位:
支撑位:
压力位:
重要提示
支撑位和压力位并不是绝对的,在实际交易中,可能会被突破。我们不能盲目依赖支撑位和压力位,而是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信息,综合判断行情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