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枣期货自2023年年初以来一路下跌,截至目前,主力合约ZC2309已经跌破4000元/吨,创下近两年的新低。这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,也引发了人们对红枣期货下跌原因的思考。
一、供需关系失衡
供应增加: 近年来,国内红枣产区面积不断扩大,产量逐年提升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2022年全国红枣总产量约为450万吨,同比增长5%左右。
需求疲软: 受疫情影响,消费市场低迷,红枣需求有所下降。传统礼品市场受冲击较大,红枣消费量减少。近年来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,对含糖量较高的食品需求也相应下降。
二、新产季即将上市
每年8-9月为红枣新产季上市时间。新枣的上市将带来大量供应,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失衡。目前,新枣产区红枣已陆续成熟,开始采摘上市,预计9月将进入上市高峰期。
三、资金面利空
宏观经济疲软: 当前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国内经济增长放缓。宏观经济疲软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,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,投机资金从期货市场流出。
美联储加息预期: 美联储为抑制通胀而采取激进加息措施,导致全球资本流向美元,对新兴市场资产构成压力。红枣期货作为一种商品期货,也受到资金流出的影响。
四、技术面因素
均线压制: 红枣期货主力合约ZC2309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下方运行,形成了技术面上的压制。
MACD死叉: MACD指标在ZC2309合约上形成死叉,表明市场处于空头趋势中。死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价格下跌趋势的延续。
五、政策因素
储备政策: 政府为稳定市场价格,会适时投放国家储备红枣。今年以来,国家已多次投放储备红枣,增加了市场供应,对期货价格形成利空。
补贴政策: 政府对红枣种植和加工企业给予补贴,鼓励产业发展。补贴政策的实施,刺激了红枣的生产,也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。
红枣期货一路下跌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失衡、新产季即将上市、资金面利空、技术面因素和政策因素等。随着新枣上市高峰期的临近,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,预计红枣期货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谨慎操作。